COD超標在以重金屬含量為主的電鍍廢水中同樣存在,而且濃度還相對較高。主要來源于各種有機物添加劑、絡合劑、表面活性劑、化學抗腐劑等。
電鍍廢水的可生化性差,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很少使用微生物進行降解,就算使用生化降解也會先進行物化等預處理,使之達到生化需求再進入生化系統。
其次,應用得最多的是化學混凝沉降法,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非可溶性有機物,COD去除劑具有反應速度快,處理率高等優點,但是主要針對非可溶性物質。
再者,物理吸附法也是在污水處理中常見的方法,但由于活性碳、樹脂等多種吸附材料存在不可再生性,成本較高,主要用于吸附水中微量溶解性雜質。
電化學法是直接或間解利用電解作用將水中的污染物去除,以下為芬頓與電芬頓法的COD降解率對比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