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廢水中COD高達幾百至幾千毫克每升,甚至上萬。污染物以BOD、COD、SS及氨氮為主,基本沒有重金屬物質。但其以間歇性排放為主,且排放不均勻,水量水質波動較大。
常見的中藥廢水處理工藝
預處理-曝氣-中和-混凝-生化-過濾
1.初步處理:廢水通過格柵過濾掉漂浮的顆粒,然后將水收集在收集池/罐中。
2.曝氣:收集的水通過鼓風機鼓風曝氣一天,在曝氣過程之后,水被轉移到中和池/罐。
3.中和:中和池廢水的PH值調節在6-7之間。
4.絮凝和混凝:在混凝池/罐中通常會投加COD去除藥劑,主要是對水中大量大顆粒固體污染物經格柵過濾處理后剩霞的懸浮膠體顆粒進行混凝沉降。通過混凝處理后的廢水進入水解酸化池,使中藥廢水中難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在厭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提高中藥廢水水質的同時,減少后續處理工藝負荷及提高其處理率。
5.生物降解:在生物反應器中,添加營養物質以使細菌正常生長,從而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污泥從沉淀池中分離出來,水通過活性炭過濾器過濾。中藥廢水從水解酸化池出來后進入好氧池并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將水中小分子有機.
物繼續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達到除COD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