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水處理中,通常會出現COD超標,一般可能是進水、pH值、水溫過低、有機物濃度、懸浮物、存在難降解或抑制類成分等進水水質因素。或者是處理工藝中溶解氧、回流比、污泥濃度等對生化系統造成影響,導致COD超標。但,除了以上水質和處理工藝外,還有以下因素也會造成檢測結果超標。

1.COD在線監測設備是否有問題
當出現COD在線監測設備報警時,可取水樣進行手工化驗,如果出現手工化驗末超標,則可能是設備故障,聯系相關運維單位進行維護。(在線監測儀故障可能是設備故障導致檢測數據失真、曲線漂移或試劑失效等)。
如手工化驗檢測結果同樣顯示超標則需要根據實際使用工藝及其運行情況進行分析,確認是系統內部問題還是進水超標問題造成的超標,并及時采取相對應的措施進行調整。
2.水中氯離子含量過高
當出水COD顯示超標時,需要對水中氯離子含量進行檢測。氯離子含量過高會影響檢測結果,會對處理過程及工藝進行誤導。如氯離子結果確實高則需要投加硫酸汞投加量來充分掩蔽氯離子含量,再進行檢測。此外,還需要對高氯離子的廢水來源進行溯源。如果氯離子檢測結果不高,則可能是進水水質或生化系統問題。
相關內容:水質和工藝問題導致的COD超標問題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