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水生化處理中,特別是冬季低溫下,生化系統運行緩慢,生化效果差。除了采取保溫措施外,往往還會投加低溫激活菌,那么,低溫激活菌在低溫環境下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呢?
微生物激活菌常見的有硝化激活菌、反硝化激活菌、COD激活菌。而低溫激活菌則是特指在冬季寒冷地區的河道、污水池中仍然有活性較強的微生物的耐冷菌。其能在0℃~5℃時利用環境中的有機物進行生長代謝,并且適應的溫度區間較廣,非常適用于低溫環境下的污水處理系統。
低溫激活菌的作用原理
1.耐冷菌能主動通過縮短脂肪酸酰基鏈的長度,提高支鏈脂肪酸的占比,調節其膜脂的組成,保證膜的流動性,使微生物在低溫下仍能正常吸收營養物質并保持生理功能。
2.可通過合成冷休克蛋白使微生物適應低溫環境變化,在溫度發生波動時保持良好的代謝系列生存能力。
3.耐冷菌的蛋白質分子結構中含有大量的氫鍵和鹽鍵,能形成具有非常大彈性的結構,使其產生的酶具有柔韌性,可以輕松地與電子受體結合,完成生命代謝過程。
4.耐冷菌在低溫條件下其細胞內的可溶性糖和多元醇會增加,可保障細胞的滲透壓平衡,降低細胞質的冰點,減輕冷凍對細胞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