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活污水中的化學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超標時,需要采取有效的處理方法來降低其含量,使其達到排放標準或再利用的要求。以下是幾種常用的處理方法:
1. 生物處理法
生物處理是通過微生物代謝活動來降解有機物的方法,主要包括:
活性污泥法:利用懸浮在水中的微生物群體(活性污泥)來降解有機物。
生物膜法:微生物附著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通過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機物。
厭氧消化:在缺氧條件下,利用厭氧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產生甲烷等氣體。
2. 化學處理法
化學處理通過添加化學藥劑來去除有機物或改變其性質,常用的方法有:
混凝/絮凝:添加混凝劑(如聚合氯化鋁、聚合硫酸鐵等)使細小的懸浮顆粒聚集形成較大顆粒,便于沉淀或過濾。
氧化法:使用氧化劑(如臭氧、過氧化氫等)將有機物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
電解法:通過電流的作用加速有機物的分解。
3. 物理處理法
物理處理法主要通過物理手段去除污染物,常見的有:
過濾:使用砂濾、活性炭濾池等物理過濾設施去除懸浮固體。
沉淀:通過重力作用讓懸浮顆粒自然沉降。
氣浮:利用微氣泡將輕質懸浮物帶到水面,然后刮去或撇去。
4. 膜技術
膜技術通過膜分離作用去除污染物,如:
微濾(MF):去除較大的顆粒。
超濾(UF):去除膠體和較大的有機分子。
納濾(NF):去除溶解的小分子有機物。
反滲透(RO):去除幾乎所有的溶解物質。
5. 綜合處理法
在實際應用中,往往需要結合多種方法來進行綜合處理,例如先采用生物處理法降解有機物,再輔以化學或物理處理法去除殘留的污染物,以確保最終出水達到排放標準。
選擇合適的處理方法取決于污水的具體情況(如COD含量、其他污染物種類等)、當地的排放標準、成本效益分析等因素。在實施任何處理方案之前,最好進行詳細的水質分析和技術經濟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