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廢水處理中,通常會采用混凝沉淀的方法處理高濃度有機物廢水或COD含量不高但可生化性較差的廢水。其原理為利用混凝沉淀原理,使水中懸浮有機物沉淀于水底,并通過固液分離法將大部分有機物與污泥一起排出。這種方法能達到快速去除COD和減少處理成本,提高處理率的作用。那么,出現混凝沉淀處理后COD出水比進水更高是怎么回來呢?長隆科技技術工程師對現場進行了了解,并結合經驗,與大家分享,存在這個問題的原因有哪些?

1、使用COD去除劑的同時,加入少量PAM作為助凝劑(PAM為有機高分子絮凝劑)。PAM投加過量或有部分殘留在廢水中,導致檢測時COD出水比進水高。
2、所使用的混凝藥劑處理COD時,其自身含有有機物或產品不合格,使用時雖然能夠起到混凝的作用,但同時也會帶入有機物,使水中COD上升。
3、水中存在干擾COD檢測結果的氯離子等干擾性因素,使檢測結果不準確。
4、檢測操作誤差。
出現COD出水檢測比COD進水高,可通過對比以上存在因素進行排查改正。為避免出現藥劑的問題可以采用投加我司自主研發生產的COD去除劑,如需檢測或現場技術服務可來電咨詢:1821881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