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COD濃度偏高,出水就存在超標風險。就需要對COD偏高的原因進行排查,采取相對應措施,控制COD濃度,防止出水COD超標。
COD偏高可能是:

1.進水COD突增。進水水質突變,COD含量突增,超過原污水處理系統處理能力。
2.原水中含有毒害性物質,對生化系統造成傷害,抑制COD降解菌的正常新陳代謝能力,COD降解能力下降。(可通過觀察是否同時伴隨著氨氮升高,進行判斷)。
3.原水中含有難降解COD。難降解有機物在活性污泥中富集到一定程度后,就會出現COD偏高。
4.出水中含有浮泥。當二沉池停留時間過短,生化池法泥沉降性能差或二沉池硝態氮導致反硝化產生的氣體帶著污泥一起上浮都會產生COD偏高的現象。
5.水中溶解氧不足。系統對COD的去除能力也會下降,此時可以關注污泥顏色是否發黑,水中的溶解氧是否<1mg/L,則可以確定是否為溶解氧不足導致COD偏高。
6.過量曝氣,污泥老化,導致污泥裂解,釋放出COD。這種情況下,生化池的溶解氧長期高于3~4mg/L。
7.過量投加反硝化碳源。在除磷脫氮工藝中,過量投加碳源,導致反硝化段有剩余碳源到達出水段,COD偏高。
8.pH值偏高或偏低時,會抑制活性污泥生長。而生化系統中硝化反應會降低pH值,反硝化反應則會升高水中的pH值,活性污泥被抑制,導致水中COD偏高。
9.排泥過量。系統過量排泥,COD處理能力會降低,導致COD偏高。可通過系統SV30持續下降進行判斷。
更多COD超標處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