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COD檢測的因素:

氯離子含量:氯離子的存在會顯著干擾COD的測定結果。高濃度的氯離子會使測定結果偏低或偏高,因為它們會影響氧化劑與有機物的反應效率,甚至與氧化劑發生副反應。
取樣與保存:樣本采集后若長時間未進行分析,其中的有機物可能自然氧化或分解,導致COD值偏低。另外,取樣不均一、含有懸浮物或沉淀物也可能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
預處理:水樣中如有油類、懸浮固體等雜質,需要預先去除,否則會干擾COD測定。比如,油脂不能被常規COD氧化劑完全氧化,會導致結果偏低。
實驗用水與試劑:實驗用水的選擇也很重要,如使用去離子水可能存在干擾物質。硫酸-硫酸銀等試劑的加入量如果不準確,也會影響測定結果。
操作人員技術水平:檢測人員的操作熟練程度直接影響測定結果的準確性,包括樣品的處理、試劑的配制、回流時間的控制、滴定過程等環節。
設備條件:實驗設備的老化、清潔度以及使用的回流裝置、冷凝效果等都會影響COD測定結果。
影響COD處理的因素:
處理工藝:選擇合適的廢水處理工藝至關重要。如果工藝不適合廢水中有機物的特性,例如好氧/厭氧處理、物理化學法選擇不當,可能會導致COD去除效率低下。
加藥量:在化學氧化、絮凝沉淀等過程中,投加的藥劑量不足或過量都會影響COD的去除效果。
處理流程完整性:整個廢水處理流程設計的合理性,包括初級處理、二級生化處理、深度處理等多個步驟的銜接和執行是否到位。
設備運行狀況:設施老化、維護保養不足,或者設備運行參數不穩定(如曝氣量、污泥齡等)都可能降低COD去除效率。
進水負荷波動:廢水成分、COD濃度的突變會對處理系統的穩定性造成沖擊,導致處理效果不穩定。
生物活性:在生化處理階段,微生物種群的活性和適應性直接影響COD的降解效率,溫度、pH、營養比例等因素的變化都會影響微生物性能。
綜上所述,從樣品采集、檢測到廢水處理的各個環節,都有可能影響COD的真實值及其處理效率。因此,確保標準化操作、精確控制各處理步驟以及監測相關參數是至關重要的。
廢水COD超標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