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需氧量(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衡量水中有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BOD檢測過程中需要注意多個方面,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以下是一些關鍵的注意事項:
1.樣品采集
代表性:確保采集的樣品具有代表性,避免局部污染或稀釋。采樣點應選擇在水流平穩、混合均勻的位置。
容器清潔:使用干凈、無污染的玻璃瓶或塑料瓶采集樣品,避免交叉污染。
保存條件:采集后的樣品應盡快檢測,或在4°C下冷藏保存,以減少有機物的分解。對于高BOD值的樣品,可以加入硫酸酸化,抑制微生物活動。
2.樣品預處理
過濾:如果樣品中含有懸浮物,可以先用濾紙或微孔濾膜過濾,以去除懸浮物的干擾。
稀釋:如果樣品的BOD值過高,需要適當稀釋后再進行測試,確保測試結果在儀器的線性范圍內。
酸化:某些測試方法需要先用硫酸酸化樣品,以防止有機物的分解。
3.接種
接種微生物:BOD測試需要接種一定量的微生物,以確保有足夠數量的微生物分解有機物。接種量應根據標準方法進行。
接種來源:常用的接種微生物來源包括活性污泥、河流水、湖水等。確保接種微生物的活性和數量合適。
4.測試條件
溫度:BOD測試通常在20°C±1°C的恒溫條件下進行,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微生物的活性。
時間:BOD5測試的標準時間為5天,確保在這段時間內微生物能夠充分分解有機物。
溶解氧:初始溶解氧(DO)應保持在8-9 mg/L,確保有足夠的溶解氧供微生物使用。
5.儀器校準
校準曲線:定期繪制標準曲線,確保儀器的準確性。使用已知BOD值的標準溶液進行校準。
儀器維護:定期對儀器進行維護和校準,確保儀器處于良好狀態。
6.空白對照
空白對照:每次測試時,應同時做空白對照實驗,以扣除試劑和操作過程中的背景干擾。
對照樣品:使用已知BOD值的對照樣品進行測試,確保測試方法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7.數據記錄
詳細記錄:詳細記錄測試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和數據,包括樣品編號、采樣時間、試劑批號、測試條件等。
數據完整性:確保數據記錄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以便追溯和驗證。
8.安全措施
個人防護:操作人員應佩戴防護眼鏡、口罩和手套,避免接觸有害化學物質。
通風良好:在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進行操作,避免有害氣體的積聚。
廢液處理:測試后的廢液應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理,避免環境污染。
9.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樣品變色:如果樣品在測試過程中變色,可能是由于有機物的分解或試劑的不穩定。應重新采集樣品并進行測試。
測試結果偏高:如果測試結果偏高,可能是由于樣品未充分酸化或試劑濃度過高。應重新進行測試,確保操作規范。
測試結果偏低:如果測試結果偏低,可能是由于樣品稀釋不當或試劑濃度不足。應重新進行測試,確保操作規范。
10.質量控制
內部質控:定期進行內部質量控制,使用標準樣品進行測試,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
外部質控:參加外部質量控制計劃,與其他實驗室進行比對,確保測試結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通過以上注意事項,可以確保BOD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污水處理和環境監測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