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中的SS(Suspended Solids,懸浮固體)和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學需氧量)是評估水質的兩個重要參數,它們代表了不同類型的污染物,并且在污水處理過程中有著不同的意義。
SS(懸浮固體)
定義:指的是水中不能通過過濾器(通??讖綖?.45微米)的固體物質。這些固體物質可以是有機的也可以是無機的,包括泥沙、黏土顆粒、微生物、藻類等。
影響:高濃度的懸浮固體會降低水體透明度,影響光照穿透能力,從而對水生生物產生負面影響。此外,它們還可能導致沉積物積累,改變水體底部環境。
測量方法:通過將一定體積的水樣經過濾,然后烘干并稱重未過濾部分來測定。
COD(化學需氧量)
定義:是指在一定的條件下,用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以每升水樣消耗氧的毫克數表示。它是衡量水體中可被氧化的有機物和還原性無機物總量的一個綜合指標。
影響:高COD值意味著水體中含有大量的可生物降解或難以降解的有機物,這會導致水體缺氧,危害水生生態系統健康,甚至引發黑臭現象。
測量方法:常用的方法有重鉻酸鉀法,在強酸性環境下,利用重鉻酸鉀作為氧化劑進行氧化反應,然后根據剩余的氧化劑量計算出消耗的氧氣量。
區別與聯系
性質區別:SS主要反映的是物理性質上的污染,即水中的固體顆粒;而COD更多關注的是化學性質上的污染,尤其是有機物含量。
去除方法差異:SS可以通過沉淀、過濾等物理方法有效去除;COD則需要通過生物處理、化學氧化等多種方式聯合處理。
共同點:兩者都是評價水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高含量的SS和COD都表明水體受到嚴重污染,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治理。